欢迎来到清徐县职业教育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教学教研 > 教学管理

优化我校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课程设置

发布时间:2013-01-07    发布处室:办公室    浏览:3612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特别重视各专业的课程改革我校的社会文化艺术专业主要是设置钢琴、舞蹈、声乐、手工、美术、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活动教程、幼儿卫生保健、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幼儿文学、基础英语、职业道德、心理健康、计算机等课程,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中职学校的教育也被赋予了新的培养任务,只有加大专业课程设置的改革,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探索优化课程设置的有效途径,才能促进专业稳定持续的发展。  
    首先,要扭转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艺术化倾向,提升准教师教育能力。

多年来,在社会文化艺术专业课程设置中都存在着严重的艺术化倾向,在传统观念中,幼儿教师的技能技巧往往被当作幼儿教师能力结构的突出特色而夸大。而事实上,艺术技能并不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许多实践观察和研究发现,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一定只是技能型的,还有偏爱思考的科研型教师,长于上课的教学型教师,擅于组织的管理型教师……同是技能型教师,有的突出音乐技能,有的善于绘画,有的擅长舞蹈教学等,这也构成幼儿教师各自不同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因此,不能在课程设置上强求一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对幼儿教师能力水平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一个合格的幼儿园教师,必须要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但基本功不仅仅是艺术技能,除了唱、弹、跳、画之外,还包括说、写、操、编、做等,涉及到语文、音乐、舞蹈、美术、计算机、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事实上,幼儿园教育所需要的艺术技能并不是很高,要求高的恰恰是怎样通过这些方法组织幼儿的学习,幼儿教师应该具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艺术,而不是自身的艺术技能,教育水平并不是必然取决于艺术技能水平,艺术技能水平也并不是必然决定教育水平。
因此,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教育课程设置既要发扬原来能歌善舞、能说会画的传统优势,又要跳出只重技能技巧的技工型培养模式;可以通过拓展性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来发展他们的某种艺术特长,使得他们能够有一技之长,适应市场需求;在幼儿园实际运用的艺术技能上下功夫,加强其幼师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功的基础上,重点放在学生创编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如幼儿歌曲创造、幼儿舞蹈创编、游戏创编、幼儿健美操创编和幼儿手工制作及幼儿科技活动设计等,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其次,要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改革教学方法,提升准教师的实践能力。
学校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认识实习的重要意义,拓展实习的时间和空间,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学时比例,以发挥实习环节在培养幼儿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巨大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多种有益的教学实践演练等活动,让学生接触不同的幼教场所和社区机构,开拓实践的空间,广泛接触不同班级和不同年龄的幼儿,使学生在不同的实践心理场中获得广泛的社会实践经验。
在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实现教育活动与现代教育理论接轨,大胆创新,实施素质教育,突出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特色,这在教育观念上是一次突破,体现了社会文化艺术专业的超前性和创新性,为社会文化艺术实现从单纯知识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提供新的思路。根据社会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和特点,培养中等学历幼儿教育师资,探索社会文化艺术专业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形成幼儿教育师资培养的鲜明个性和特色。


 

编辑:艺术教研组组长 樊亚玉
相关分类
校园公告